主题:12580健康助理_07月30日
2025 年7月30日
农历闰六月初六
星期三
说到零食,不少人都会想起饼干、面包、薯片、辣条等。一般来说,正餐以外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零食,而科学合理地选择和食用零食也是一门学问。
==精彩导读==
【健康聚焦】
>吃瓜子相当于喝油吗
>坚果的健康吃法
【名医诊室】
>如何合理选择零食
>锅巴零食可帮助养胃
【健康小妙招】
>药食同源的中药小零食
>“银发族”零食选择有讲究
【生儿育女】
>儿童吃零食控制好时间和频率
【健康聚焦】
>吃瓜子相当于喝油吗
—————-
不少人都把瓜子作为必不可少的小零食。有人说瓜子的脂肪含量很高,吃瓜子等于喝油,真的是这样吗?
瓜子的脂肪含量确实很高,如葵花籽便是常用的食用油质料,其果仁含油量一般达到45%-60%。瓜子最主要的营养特色便是两高–高蛋白和高脂肪,每100克瓜子中含有约20克蛋白质和50克脂肪。
虽然瓜子脂肪含量高,但大部分都是不饱和脂肪酸,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,有助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,维护心血管健康。而且,瓜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E,以及叶酸、铁、钾、锌等多种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,所以适量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。
建议购买瓜子时首选原味瓜子,少买五香味、咸味等瓜子。原味瓜子中没有额外添加盐、油和其他添加剂,能够减少对身体的损害。大多数瓜子都是经过炒、烘制作而成,吃多了会对口腔、嗓子造成伤害,容易上火,因此吃瓜子时应多喝一些水、菊花茶或绿茶。
>坚果的健康吃法
—————-
近年来,许多养生专家提出“多吃坚果有益健康”的理论,但坚果怎么吃才更有益健康呢。
坚果属于高能量食物,从营养特点上区分,可分成富含淀粉类和富含油脂类。除了栗子、莲子的淀粉含量较高,大部分坚果都富含油脂。
中国营养学会指出:适量吃坚果,有助于心脏健康。不过,由于坚果能量高、口感好,特别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食用超量,这样反而对健康不利。因此,建议每人每周吃50-70克(只计算果仁部分),相当于带壳葵花籽20-25克、花生15-20克、核桃2-3个、板栗4-5个。
坚果的食用方法有很多,最常见的是在两餐之间作为零食食用,也可以佐餐烹饪入菜,如西芹腰果、腰果虾仁等。还可以和大豆、杂粮等一起做成五谷杂粮粥,或和主食类食物一起搭配食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坚果食物首选原味,因为其他口味的坚果可能会在加工过程添加较多的盐、糖或油脂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【名医诊室】
>如何合理选择零食
—————-
一般来说,正餐以外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零食,而且在零食的选择上也不仅限于饼干、薯片等,科学合理地选择零食是一门学问。
>>什么时间吃合适
吃零食比较合适的时间是两餐之间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:吃饭前、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,睡觉前不宜吃零食。不少人喜欢晚餐到睡前的这段时间,边看电视边吃零食,殊不知在看电视时,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电视内容上,会不经意吃进更多零食,摄入过多热量。
>>吃什么样的零食
少吃高油、高盐、高糖的零食,选择新鲜、天然、易消化的食物。如新鲜水果和能生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;奶制品、大豆类食物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钙;谷类和薯类,如全麦面包、麦片、蒸红薯等也可以做零食。
>>吃多少合适
零食的食用量和食用次数均不宜过多。建议每天吃零食不要超过三次,零食的热量不要超过一日总能量摄入的10%,以免影响正餐的摄入。
>锅巴零食可帮助养胃
—————-
蒸米饭时,锅底会有一层锅巴,它其实是一种养胃小零食。
无论是锅巴还是烤馒头片,都是经过炮制的粮食。中医常把炮制的粮食开在治胃病的方子里,比如炒谷芽、炒麦芽、炒稻芽。粮食本身就是入脾胃经的,锅巴在性质上与此相近,烤干或者炒过之后,又增加了温性,吃进去可以让脾胃虚寒的人适当的“上上火”,胃里发凉、消化不良等缺乏“火力”的病状也就缓解了。
脾胃虚弱,多吃点或食物硬一点就消化不了胃疼难受的人,食用炒过或烤过的粮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健脾效果。胃疼时吃几片苏打饼干会感到舒服,其实也是因为饼干是脱了水的粮食。因此,如果能经常拿锅巴当零食,不失为养胃的一个小妙方,其中小米锅巴效果更好。
【健康小妙招】
>药食同源的中药小零食
—————-
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中药制成的小零食,它们不仅味道棒而且对身体也有益,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小零食。
1、龟苓膏
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,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,再配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甘草、龟板等中药材组成。其性温和,不凉不燥,具有清热去湿、旺血生肌、滋阴养肾、养颜提神等功效,老少皆宜,因而倍受人们喜爱。适合平素湿热内蕴之人,脾胃虚寒的人还是少吃为妙。
2、大山楂丸
大山楂丸主要由山楂、六神曲(麸炒)、炒麦芽制成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山楂,若以甘药佐之,化瘀血而不伤新血,开郁气而不伤正气,其性尤和平也”,其性酸、甘,微温,入肝、脾、胃经,能健脾开胃,消积行气,化浊降脂,味道酸甜可口。
3、茯苓饼
茯苓饼由茯苓、大米、白糖制作而成。主要成分为茯苓,其性味甘、淡,性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,具有健脾和胃、利水除湿、宁心安神等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曰:“茯苓气味淡而渗,其性上行,生津液,开腠理,滋水源而下降,利小便。”一般来说,茯苓饼适用较广,男女老少皆宜。
>“银发族”零食选择有讲究
—————-
上了年纪的人,食欲可能会逐渐减退,小巧美味的零食可在一日三餐外起到充饥解馋、补充营养的作用。但考虑到年龄、口腔状况与身体疾病等因素,“银发族”的零食在选择方面,又与普通大众存在着诸多差别。
专家表示,老年人选购零食,要以自身情况判断,总体宗旨是:不要比三餐质量差。老年人胃口有限,不要将食量空间浪费在低价值的零食上,如果能嚼得动,坚果是比较好的选择,消化不太好的老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选择婴幼儿零食是个不错的思路。
即便是高质量零食,吃起来也有讲究。有四条原则:少食多餐,一次不要吃太多;种类尽量丰富,零嘴(加餐)的食物与正餐互补,避免单调重复;晚上睡觉前一小时不建议吃零食,以免影响睡眠;吃零食后应及时刷牙漱口,保护牙齿健康。
【生儿育女】
>儿童吃零食控制好时间和频率
—————-
临床上,有很多儿童蛀牙情况严重,一方面是由于口腔卫生意识不强,另一方面也和吃零食的时间和频率不无关系。对于吃零食对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,并不是建议家长禁止孩子吃零食,而是要控制好吃零食的时间和频率。
总体来看,儿童在两餐之间吃零食对牙齿伤害较大。因为在牙齿表面总会有一层薄薄的菌斑,菌斑中有很多细菌,平常并不活跃,吃零食后,菌斑中的细菌会迅速把食物残渣中的糖分转化成酸性物质,这些酸对牙齿有很大的侵蚀作用,可破坏牙釉质。
口腔系统里有偏碱性的唾液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酸性物质起到中和作用,使分解的牙釉质再矿化后回到牙齿表面,让牙齿的酸碱性保持动态平衡,但是如果在两餐之间反复吃饼干等含糖食物或喝甜饮料等,就会反复给细菌提供能量,增强细菌的活性,使产酸量大增,分解牙釉质的进程不断发生,即使唾液有一定的中和能力,也无法达到动态平衡,导致对牙齿的破坏程度增加。
【温馨提示】感谢您收看本期12580健康助理,下期更多精彩,敬请期待!
版权声明:麓湘随熟栏目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