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12580健康助理_07月21日
2025 年7月21日
农历六月二十七
星期一
今夏从7月20日起正式进入三伏天。伏天闷热难耐,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,却是“冬病夏治”的好时机。三伏贴适用什么类型的疾病?贴敷期间需要忌口吗……一起来看看关于三伏贴的相关知识。
==精彩导读==
【健康趣碰】
>三伏贴适应证
>三伏天养生“四纪律”
【掌上问医】
>提高三伏贴疗效需治养结合
>“老慢支”贴伏因人而异
【乐活life】
>贴敷后需要注意什么
>三伏贴引起水泡怎么办
【养儿育女】
>宝宝年龄小,贴伏要慎重
【健康趣碰】
>三伏贴适应证
—————-
三伏贴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,以“冬病夏治”为原理,在一年中最炎热的“三伏天”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,以达到祛除和预防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。
以下为三伏贴的适应证:1、呼吸系统疾病。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、喘息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;2、消化系统疾病。中焦虚寒、虚寒性胃病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结肠炎、虚寒性腹泻;3、妇产科疾病。下焦虚寒、宫寒、痛经、带下量多等。4、风湿骨病。关节痛、骨质增生、关节炎、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。
今年的三伏时间为7月20日(初伏)、7月30日(中伏)、8月9日(末伏),患者可于上述时间进行敷贴治疗。敷贴期间忌食生冷、辛辣、油腻,忌食海鲜,避免着凉,伏贴当天不宜洗澡。贴药后,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、温、热、痒等感觉,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,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剧烈,须及时取下药物。一般贴敷时间为小儿0.5-2小时,成年人6-8小时。
>三伏天养生“四纪律”
—————-
纪律一:避免冷风直吹、长时间吹。无论是开空调、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,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。空调温度要适当,建议在26摄氏度左右;吹空调时,要经常开窗通风。
纪律二:自主活动,多出出汗。欲祛湿排寒,就要增加自己的阳气,阳气旺,自然寒不侵体。所以伏天应该适当出门活动,出出汗、长长阳气。但是夏季锻炼不可剧烈,不然阳气随着出汗就排泄了,内湿又出来了。
纪律三:饮食注意少寒凉。三伏天身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,五脏六腑是寒凉的,此时再喝冰饮、吃凉食,相当于雪上加霜。如果身体比较虚寒的朋友,在三伏天坚持不吃冷饮,那么身体寒气将会驱走大半,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。
纪律四:护好咽喉、后心两个部位。咽喉和后心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,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。
【掌上问医】
>提高三伏贴疗效需治养结合
—————-
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在贴敷三伏贴后,要在饮食、生活上有所克制,以配合三伏贴的治疗,提高疗效。
1、远离空调
进入空调房后,皮肤会因遇冷毛孔收缩,影响药物的渗入,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性。
2、少吃冷饮
一方面冷饮可伤及脾胃的阳气,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;另一方面,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,向外发散时困难,影响治疗效果。
3、睡眠充足
每晚保持7-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,并让紧张的神经得到调整,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,引导药效直达病灶。
4、情绪乐观
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较佳状态,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。受夏季气候的影响,容易使人心情烦躁、易于激动,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,通过转移注意力、听音乐等方式有意识地克制这种情绪。
5、适度锻炼
适度的锻炼可增加神经肌肉协调性、鼓舞阳气的生发、增加汗液的排泄,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,同时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抵御能力。
>“老慢支”贴伏因人而异
—————-
70多岁的黄伯一直受慢性支气管炎困扰,听人说三伏贴可以“冬病夏治”,就配了药膏回来贴敷,没想到入冬时“老慢支”反而咳得更加厉害了。
专家介绍,“冬病夏治”适用于病性属寒、属阴的患者,或体质偏寒,阳虚、气虚的人。慢性支气管炎,俗称“老慢支”,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病,通常在秋冬季节加重。通过在三伏天阳气旺盛、机体腠理疏松开泄之时贴敷药物,药物吸收后通过经穴的放大效应作用于全身,对“老慢支”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但是一些“老慢支”患者在受到寒邪入侵后,自身会产生“热气”与之相抗衡,如果机体反应过度,寒症就有可能转为热症,从而出现咳浓痰等症状。对于这类患者来说,在三伏天贴敷性温热的药材,反而会使体内热邪更加旺盛,导致入冬后病情加重。
专家提醒,“冬病夏治”适宜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。此外,中医贴敷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,如果有些慢性病患者原本正在服药,敷药期间也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。
【乐活life】
>贴敷后需要注意什么
—————-
“三伏贴”属于医疗行为,贴完以后应注意以下事项,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。
1、贴敷之后别沾水
贴敷之后用手掌按压膏药15分钟,以便药物与皮肤充分接触。贴敷部位尽量不要沾水,也不宜过度活动,因为出汗会影响粘贴效果。敷完药6个小时以后再洗澡,要用温水冲洗,不要搓贴敷的部位。
2、贴敷时间不宜长
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,成年人一般不超过6小时;12-18岁4-5小时;8-12岁3-4小时;3-8岁2-3小时。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物不同,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。
3、饮食注意要忌口
一要慎用辛燥食品,以防伤阴;二要忌食大量寒凉食物,以防损阳;三要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,以防湿热之邪侵袭身体。
4、配合治疗很重要
三伏贴属于中医外治,需要和中药汤剂、运动、起居、饮食结合起来才更有效,单纯寄希望于三伏贴,认为什么病都可以一贴了之的思想是错误的。患者应在贴敷的同时请中医师进行健康指导,全面调理。
>三伏贴引起水泡怎么办
—————-
有些人在贴三伏贴时可能会起水泡,专家表示:贴敷三伏贴出现水泡属于正常现象,患者不用为此担心。
三伏贴里面含有的中药成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,有些人的皮肤对药物比较敏感,反应强烈,出现水泡是正常的;而有的人皮肤对药物不敏感,因此不会有水泡现象。另外,起水泡的人同时也说明了其体内有湿热,通过中药药物的作用,将体内湿气拔出,从而形成水泡。
如果水泡较小,可以不必理会,它自己会被吸收;如果水泡较大,可能会非常难受,奇痒难忍,可以先用消毒针将水泡挑破,然后用药棉将流出的水吸掉,再用碘伏消毒,最后涂一些紫药水,进行拔干处理即可,切记不要将表皮撕掉,这样处理后,一般一至两天就会缓解,并逐步痊愈。
小水泡或水泡痊愈的患者可以继续贴敷,但如果起水泡时将表皮撕破了,就需要将下一贴的贴敷时间推迟,可在水泡处涂些烫伤膏,等皮肤重新愈合后再贴。
【养儿育女】
>宝宝年龄小,贴伏要慎重
—————-
小李的宝宝2岁了,去年冬天患了3次呼吸道感染,听说三伏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,她也想给宝宝贴,很想知道她的宝宝可以贴吗?
专家表示,从临床经验来看,小朋友由于脏器娇嫩、皮肤薄嫩,所以三伏贴的疗效更加显著,尤其是2岁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,更应该抓住每年一次的贴敷时机,及早调整好身体。
但是,给小朋友进行贴敷治疗也要慎重,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,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,容易造成皮肤感染。当然,也有一些小患者虽然年龄小,但是贴敷之后皮肤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,此时也可以适当地使用三伏贴。
需要注意的是,儿童贴敷时间要根据年龄大小适当增减,年龄越小,贴的时间相对越短。除此之外,在贴敷的过程中,家长要特别留心观察孩子贴敷部位的变化,若其局部出现痒、热、微痛的感觉,就必须提前取下。
【温馨提示】感谢您收看本期12580健康助理,下期更多精彩,敬请期待!
版权声明:麓湘随熟栏目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