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12580健康助理_07月07日
2025 年7月7日
农历六月十三
星期一
酱油作为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调味品,与健康息息相关。它富含蛋白质、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,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。然而,酱油含盐量较高,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水肿,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应谨慎控制用量。科学使用酱油,既能提升饮食风味,又能为健康加分。
==精彩导读==
【健康趣碰】
>用“薄盐生抽”易过量
>配制酱油潜藏健康隐患
【掌上问医】
>如何挑选好酱油
>夏日高温,酱油保存不当易生虫
【乐活life】
>使用酱油有技巧
>酱油真假,三招找出“李鬼”
【养儿育女】
>“儿童酱油”更健康吗
【健康趣碰】
>用“薄盐生抽”易过量
—————-
不少人本着健康的理念会购买薄盐生抽,期望家里的饭菜能做到减盐。然而在做菜过程中,由于薄盐生抽口味较淡,为了调味,经常是加着加着就过了量。
薄盐的意思是少盐,很多调味品会打出“薄盐”“减盐30%”“减盐不减鲜味”等宣传口号,品类包括生抽、鸡精、蚝油、豆瓣酱等多种调味品。从售价来看,搭上“薄盐”概念的调味品,价格比普通调味品高。
实际上,烹饪中酱油的作用除了提供咸味,还有鲜香滋味,减盐酱油在减盐基础上如何保证咸味和鲜味的协调性,做到减盐不减鲜,是需要技术手段的,也是有技术壁垒的,有些减盐酱油是有独家的专利技术的。另外,盐有防腐作用,降低盐度后需要技术手段抑制微生物生成等,这也是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。
众所周知,低盐饮食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,在选择各种调味品时,还是要参考食品标签中的钠含量,不要被各种宣传口号迷花了眼。
>配制酱油潜藏健康隐患
—————-
酿造酱油以多菌种发酵工艺为主,且整个发酵过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进行,因此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,产品具有地域特点。而配制酱油不经过天然发酵,生产工艺简单,生产耗时短。那么,“配制酱油”有什么危害?
首先,可能会被不良商贩利用。配制酱油具有生产成本低、生产时间短等特点。虽然我国已经强制执行在商品上明确标注“酿造酱油”或“配制酱油”,但是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,依然冒险制售掺假酱油,且现有的有关标准无法对配制和酿造酱油进行识别与分辨。
其次,容易危害健康。配制酱油在制作过程中,将酿造酱油进一步稀释,降低营养价值。配制酱油在制作过程中,还存在氯丙醇超标的风险,氯丙醇类化合物对肝、肾、神经系统、血液循环系统皆有一定的毒性,还有一定的致基因突变和致癌作用。
【掌上问医】
>如何挑选好酱油
—————-
首先,看氨基酸态氮的含量。含量越高,说明酱油的品质越高、味道越好。根据这个指标,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等级:3级酱油≥0.4g/100ml;2级酱油≥0.55g/100ml;1级酱油≥0.7g/100ml;特级酱油≥0.8g/100ml。
其次,看包装上的文字说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。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并经发酵而制成的,是有国家标准严格规定的。配制酱油的质量相对较差,主要是用“水解蛋白液”调制而成,或是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调制而成。
再次,要看是佐餐酱油还是烹饪酱油。按照国家标准,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是佐餐酱油还是烹饪酱油。烹饪酱油就是炒菜时用的酱油,而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,如蘸着吃、凉拌吃。
此外,颜色太深的酱油不要买。正常酱油的颜色会稍深,但如果颜色过深,就有可能是添加了焦糖色,这类酱油仅适合烹饪。
>夏日高温,酱油保存不当易生虫
—————-
酱油刚开封不到一周,瓶子里竟出现了虫子,画面不忍直视。仔细查阅商标后发现并未过保质期,瓶盖也盖好了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?高温天气,调味品滋生蛆虫的情况并不少见,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,就是开盖使用后保存不当。
酱油是以大豆、小麦粉等原料发酵出来的液体调味品,其浓郁的豉香气味及丰富的营养成分容易吸引蝇类飞附、产卵。高温天气中,蝇类卵体在6-24小时,就有可能发育为蛆虫。
如何防止酱油生虫?用完酱油后及时盖紧瓶盖。如果没有及时盖上瓶盖,那么在瓶盖被打开的过程中,苍蝇可能会趁机飞到瓶口,享受酱油的美味,顺便产下一堆苍蝇卵;倒出来的酱油不能倒回去。因为酱油倒出后可能会沾上水或其他异物,倒回瓶内容易造成酱油的污染和变质;在阴凉处储存。可储存于冰箱中,阳光和高温会加速酱油中油脂的酸败,引起变质。
【乐活life】
>使用酱油有技巧
—————-
用酱油炒菜的时候,最重要的技术要点是:起锅再淋酱油,同时减少其他调味品的用量。
酱油香味浓郁,并含有少量糖和增鲜剂,因此就不需要再加味精鸡精了,糖也可以少放或不放,盐也要减量。酱油的鲜美味道和香气,是盐和鸡精所不能替代的。
起锅淋酱油有四个好处:一是避免酱油深入菜肴内部,影响色泽;二是避免酱油受热产生煳味,影响风味;三是让咸味附着于菜的表层,没有深入内部,可以在达到同样咸味感觉的前提下减少至少三分之一的盐(钠);四是可以靠酱油中少量的糖达到鲜甜的感觉,而无需大勺放糖。
酱油里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、钾、镁等营养素,这样用酱油,可以轻松减盐减糖,还可增加营养素的吸收。
>酱油真假,三招找出“李鬼”
—————-
正规厂家生产的酱油,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、小麦或麸皮为原料,经微生物发酵制成。但一些小作坊为了利益,生产的“三无”酱油是拿工业用盐、自来水、色素和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勾兑在一起制成像酱油一样的液体。这些假冒伪劣的勾兑酱油,往往流向管理不正规的小超市、小卖部和农贸市场。所以,大家购买酱油要尽量去有保障的大超市,同时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检验一下家里买的酱油是不是真的。
1、看颜色。优质的酱油颜色透红发亮,有光泽感;劣质酱油是乌黑的,还容易在瓶身留下黑色的污垢。
2、看泡沫。把酱油瓶倒过来,均匀地摇动几下,会产生泡沫。如果泡沫细腻而均匀,散去得也比较慢,就是好酱油;质量差的酱油产生的泡沫比较稀,大小不一,且很容易消散。
3、看瓶壁。将酱油瓶倾斜或倒立,然后再把瓶子放正。如果酱油很快流下,挂壁均匀干净,就是好酱油;如果酱油挂壁严重,还会粘在瓶壁上,甚至留下污垢,就要小心是劣质产品了。
【养儿育女】
>“儿童酱油”更健康吗
—————-
宣称低盐低钠、营养全面、适合宝宝生长发育的“儿童酱油”,让许多家长愿意为孩子的健康买单。“儿童酱油”真的是更营养、更健康吗?
目前,儿童食品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,“儿童酱油”参照的也是成年人酱油的国家标准。打着“更适合儿童”的幌子卖高价,不过是一种营销策略。
购买酱油时要看准“无添加”到底是哪种。有的“无防腐剂”,意味着盐可能就高点,因为盐是最古老的防腐剂。有的“儿童酱油”配料表里还有食用酒精、甜味剂、增鲜剂等。酒精会影响宝宝认知功能,如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障碍等。像增鲜剂、甜味剂,只要符合标准,是可以添加的,但注意别吃过量。过多的甜味剂,不利于孩子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。
商家所宣称的“营养全面,补充孩子钙铁锌”,就别指望了。酱油的主要价值是调味,这些营养素不如通过食物或者营养补充剂来补充。总之,要让孩子养成清淡口味的好习惯。“儿童酱油”就是调味品,不必为“更营养”而买单,也不要因“减钠”就多吃。
【温馨提示】感谢您收看本期12580健康助理,下期更多精彩,敬请期待!
版权声明:麓湘随熟栏目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。